首页 >黄历生活 >教育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更新时间:2025-04-08 11:30:39

一)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1、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2、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3、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4、吃黄芽菜。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准备年货。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所以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距离我们的春节不远了。因此,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二)关于小寒的谚语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1、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2、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3、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4、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5、干灰喂,增一倍。腊月栽桑桑不知。

6、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7、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8、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9、九里的雪,硬似铁。

10、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三)关于小寒的农事谚语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1、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3、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4、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5、林木果树看管好,腊月栽桑好时候。

6、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7、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8、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9、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10、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11、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12、干灰喂,增一倍。腊月栽桑桑不知。

四)有关小寒的诗词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1、《早发竹下》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2、《蜡梅香》年代: 宋 作者: 喻陟。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3、《窗前木芙蓉》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4、《望梅·小寒时节》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5、《梦中赋秋望》年代: 宋 作者: 王铚。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此邦非我圣,随意作流通。

五)节气小寒的来历

24节气之小寒的传统习俗

1、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slight cold),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2、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查看全部

标签: 节气 小寒 传统 习俗

上一篇: 什么是维他命B3
下一篇: dnf瞎子超界选哪个

热门推荐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