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历生活 >佛学 >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是否对游客开放

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是否对游客开放

更新时间:2025-04-12 15:19:51

(1)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阿克萨清真寺是否对游客开放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三大教之一以佛教基督教并称。宗教文化复杂多样,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事件,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那么大家知道伊斯兰教文化中阿克萨清真寺在哪里吗?作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寺是否对游客开放?

伊斯兰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位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主体建筑高88米,宽35米。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相传为古代先知苏莱曼所建,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

相传,“远寺”当初由阿拉伯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始建,后由先知苏莱曼续建完成。伊斯兰初期,“远寺”一度被定为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其坟墓坐落在远寺东墙外。

远寺的大规模修建是在公元705年,由伍麦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麦利克·本·麦尔旺主持,后由其子瓦利德于709年建成。该寺建在原圣殿教堂残存的基墙上,教堂的完好部分也被修建在寺中,其中原来完好的部分,也被合理加以利用。

公元780年远寺毁于地震,后几经翻修,现保存的大部分建筑为公元10世纪阿拔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嘎希勒时代所遗留。

932年,阿巴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嘎希勒斥巨资重建了远寺,使用方块条状石料砌筑墙壁,庄重伟岸而坚固,高大厚实,千年不朽。在古代神圣的建筑物均是石头所砌。远寺实际上就是那么一座平顶寺殿,与一般教堂无大区别。

公元11世纪初,远寺在原建筑基础上增建了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镏金装饰,高高矗立于蓝天碧空,在耶城的骄阳下熠熠生辉,显得庄严辉煌。改建后,礼拜大殿长90米,高88米,约30层楼高,宽35米,殿内耸有53根大理石圆柱,49根大理石方柱,擎撑着屋顶。先前只有东西两面有门,因是面南礼拜,所以又开了一道北门。

这时的“远寺”整体高大宏伟,气势壮观。大殿可容5000人礼拜。会礼时,沙里夫大院可供万人礼拜。西方历史学家称该寺是“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建筑物和历史遗产”

阿克萨清真寺(AqsaMosqueinJerusalem)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东部,是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圣寺。“阿克萨”在阿拉伯文中意为“极远”,该名称源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于621年7月一个夜晚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自麦加乘天马到耶路撒冷登霄夜游七重天的传说。“他教自己的仆人,由禁寺夜赴我赐福于其四周的远寺”。(17—1)相传远寺当初是由阿拉伯的大先知伊布拉欣始建,后又被先知苏莱曼续建完成。

阿克萨清真寺就是《古兰》第17章说的“远寺”。是公元621年先知穆罕默德登霄前率领自阿丹到尔萨(耶稣)等历代圣人礼拜的地方,是伊斯兰三个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在圣寺大院内,还有一些辅助性的伊斯兰建筑,如纪念先知登宵的建筑物登宵圆顶亭。标志圣寺大院中心位置的顶圈圆顶亭,由哈里发麦尔旺建造。麦尔旺殿廊,在寺院的东南角,其中有一段系建于地面以下的拱顶长廊,为节假日礼拜的人提供一条地下通道。该地道古代通南边的伍麦叶王宫,现封闭不开放。

大金门建于伍麦叶时代,有两个拱顶大厅,一个通向圣寺的仁慈大门,一个通向忏悔大门。大学者安萨里(1058—1111)任远寺伊玛目期间,曾住在门楼上,完成了巨著《信仰的科学》。世界著名的历史学家们称赞阿克萨清真寺是“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建筑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一座历史丰碑,属于世界穆斯林,也属于全人类,决不允许一小撮敌视和平与文明的极端分子将圣寺破坏。

【结束语】阿克萨清真寺号称是比金顶清真寺更神圣的所在,但是外观不及金顶那么醒目,见到过穆斯林聚集在其广场上举行仪式遗憾的是游客的话是不允许进入的,只能在广场逛逛拍拍照什么的。

(2)伊斯兰教斋月禁忌是什么,你知道吗?

伊斯兰教是许多国家的信仰,所以信奉伊斯兰教就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禁忌。而斋月也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之一。对于伊斯兰教的斋月禁忌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伊斯兰教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穆斯林斋月禁忌 中东作为世界穆斯林的起源地,有着特别的生活方式和独一无二的文化风俗。穆斯林的禁忌主要表现在:禁酒、禁色,偷东西砍手,打架将被判刑;忌讳:猪肉;拍小孩头;随处喝酒;送布娃娃;对当地妇女拍照或用身体接触;随地小便;展品及散发资料上不得有以色列文字。

伊斯兰教的斋月

在进入斋月之际,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相互致电,祝贺进入斋月。斋月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功课(证词、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之一,每年一次,时间为伊斯兰历的9月(拉玛丹月),前后持续一个月。今年的斋月在公历10月底。具体时间还无法确定,要根据月亮的活动情况而定。

阿拉伯的穆斯林祈祷的时间:

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每天要做5次祷告,清晨4点30分天还没有全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起应梳洗完毕做第一次祷告,中午12点30分清真寺的钟声和赞美歌再次响起穆斯林做第2次祷告,下午4点和晚上7点准是第3次和第4次的祷告时间,晚上8点30分穆斯林还要做最后一次祷告。

斋月里阿拉伯国家的商业活动及特点

斋月里,阿拉伯国家一般都调整上下班时间,阿联酋规定早上9时上班,沙特规定早上10时开始上班。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较低,商人的活动也相应减少。阿拉伯国家的商务活动通常在晚上进行,商家店铺一般是晚上6、7点钟开始营业至深夜2、3点钟才打烊。有的餐厅饭馆到凌晨4时才关门。斋月期间的食品销量特别大。食品、服装及家电成为需求量最大、最畅销的商品。特别在开斋节前一个星期,市场上各种过节商品销量大增,是销售旺季。

斋月里对非穆斯林的特别提示

对在斋月里前往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进行访问及商务活动的人们务必注意:在日出后至日落前的时段里即在穆斯林履行斋戒时不能在大街上或公共场所抽烟、喝水、吃东西。否则,将被穆斯林视为不尊重其宗教习俗,在沙特和海湾国家甚至被处罚或被拘禁。在沙特和阿布扎比,斋月期间,白天一般餐馆是不准营业的。在迪拜的星级饭店的餐厅里,人们可以进食和抽烟,但不准饮酒。

鉴于斋月期间海湾阿拉伯国家白天的工作效率较低,经常找不到人。因此,进行商务考察和业务谈判的人,应尽量避开斋月来访问。

穆斯林的禁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信仰方面,禁忌轻视真主的命令,崇拜偶像,否认圣行,用真主的专用名如热哈吗尼(普慈的)、勒黑木(特慈的)给人命名等;所以穆斯林只能有一个崇拜偶像,就是真主。

二、是在社会行为方面,禁忌放高利贷,玩赌,背盟爽约,强占他人财产,参与非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因为天下穆斯林皆为兄弟姊妹,为一家人。

三、是在道德方面,禁忌*淫、败坏他人名节、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等;一切按照古兰经中教义的范围来指导日常行动,任何违反教义的行动均视为叛逆,将按照教义来惩罚。

四、是在饮食生活方面,禁食猪、马、骡、驴、狗、蛇、火鸡、自死肉、浮水鱼以及一切动物的血;禁食虎、狼、狮、豹、熊、象、猴、鹰、鹞等鸷鸟猛兽;禁吸鸦片,禁饮酒等。这也是古兰经中规定穆斯林饮食等范围和习惯。

所以穆斯林的生活风俗几乎与禁忌息息相关,任何外来人员均要避免发生与禁忌相关的事件发生,中国商人从1992年到2002年进入阿联酋,由于不了解当地的禁忌和习俗,发生了一些尴尬的事件:比如曾有一个中国商务考察团在考察结束时,在下榻的酒店酬谢当地华人社团,临别时举杯痛饮,结果在安检关口因浑身酒味全部被扣留,直到下一个航班才放行,造成行程计划被严重打乱。

还有几个中国商人于斋月的斋戒期间,在公共场所抽烟喝水,被警察警告后再犯,最后拘押1个月。再如在阿联酋某些不开放的酋长国里,不得在住宿公寓阳台上晾晒内衣,不得穿暴露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露面,不得与当地的妇女打招呼和讲话,部分华商,由于不了解这些风俗和禁忌,经常有被请进警局接受教育的。

(3)三大伊斯兰教圣地是哪里?

圣地,就是那些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是所属宗教的信徒都想参观和朝拜的地方。那么你知道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在哪里吗?在这三个圣地又都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现在小编就带你感受下这特别的伊斯兰教文化。

(1)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最著名的圣地。据说,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城郊希拉山洞受到安拉的启示,在麦加开始了一生中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后来迁徒麦地那。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众返回麦加,清逐麦加天房中的一切偶像,遂成为全世界穆斯林朝觐的圣地,建有一座能容纳50万人作礼拜的清真大寺。每逢朝觐季节,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来麦加朝觐,最多曾达250万人以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约有几千人前往麦加朝觐。

(2)麦地那。麦地那全称麦地那·乃比,是先知之城的意思,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622年穆罕默德与部分穆斯林为避麦加多神教徒迫害,从麦加迁移至此,逐渐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并以此为基础,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城内有许多伊斯兰的历史古迹、保存至今。其中最著名的是先知清真寺,穆罕默德去世后便葬于此。

(3)耶路撒冷。据《古兰经》载,穆罕默德曾于一夜间由麦地那抵达耶路撒冷,并在一块磐石上升霄登天,亲见了安拉和以往的先知,并目睹了天堂、火狱。公元691年,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在耶路撒冷修建了“艾格萨”清真寺,又称远寺,圆顶寺。后人陆续在其周围建造了一些宗教和公共设施,渐成规模。艾格萨清真寺作为“尊贵的圣地”,使耶路撒冷成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圣地。

(4)宗教文化详解:泉州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源头,周秦开始经济发展,指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泉州屹立着我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这就是伊斯兰教圣墓。本期的伊斯兰教文化带你了解宗教文化详解:泉州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沓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宗教遗迹和伟大的西方建筑。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这里山清水秀,绿草如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七世纪10年代,阿拉伯半岛原为多神教信仰地区,后来因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向一神教过渡。后来汉志地区有人根据社会需要,反对崇拜偶像,因此就创造一种不太拘泥于教条与仪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

该教尊古莱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复活”、“惩罚”、“报应”等。它的产生为伊斯兰教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备统一阿拉伯民族的条件。因为当时不重视教义理论建设,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启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后和阿拉伯半岛的分裂,于是进入希拉山洞沉思。

就是埋葬伊斯兰教穆斯林贤人的墓葬。关于这个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据传说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这就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最早传说,而传到泉州更是传说纷纷。

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患难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从南洋、阿拉伯等国来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突然受到了破坏,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堆积如山,不能顺利出口外销。外来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和香料等进口货物也无法起卸,沸腾的泉州港顿时冷落窒息。

就在这没有驱鳄良策之时,忽有吏部官员奏书:“西方大食国圣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创始人,有四大门徒在中国传教,听说四人法力高强,烈日难灼体肤,雨水不湿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灭,定有驱鳄之神通。”于是唐高祖李渊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头缠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席坐顶礼。

大唐皇帝问治鳄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启奉:“真主降示经典,吾等奉天传教,如善恶恶,驱鳄何难。”便朝西膜拜,口诵经文,举手一招,御苑右树忽移庭前,复一挥手,树还原处。众皆骇异。四人合掌大笑,为首的一人称:“盘根古树尚能招之即来,挥之而去,何况游动的水族鳄鱼”皇帝大悦,即封四人为“贤人”。

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荣、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到泉州来驱鳄,三贤、四贤到了泉州果真率领众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号,诵读古兰经文,其中一人拨剑遥指鳄群立鳄鱼蠢动浅滩,另一人双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鹰鼓翼而来,盘旋空际,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击中鳄鱼,不死则伤,只好逃离泉州湾。泉州湾又恢复正常的海运。

相关典故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多人,他们有的还保留着回教的习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街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地位

这个风动石就是当年传说中神鹰掷落的大石头,这块石头风吹则晃,手推则动,俗称为“风动石”。但人力却推不动。也是福建省三个风动石之一。回教徒们把它看作是真主安拉赐予平安的遗物。明朝嘉靖年间,泉州知府周道光在上面刻上“碧玉球”三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机妙”四个字,因此便构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风动”。

千百年来,这座伊斯兰教圣墓一直受到历代泉州人民和穆斯林的保护,它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它犹如不朽的花朵,永远开放在穆斯林的心中。

【结束语】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有诸多宗教保留下来的传播印记,可以推断得出其宗教传播历史之悠久,史迹之丰富。唐朝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建造了许多关于伊斯兰教寺庙,如今的伊斯兰教圣墓就是其中之一。

查看全部

标签: 伊斯兰教 三大 阿克萨清真寺 是否 游客 开放

上一篇: 手机话筒声音小对方听不清
下一篇: 晚安温馨句子给女朋友

热门推荐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