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日大全 >春分 >春分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春分节气的故事

春分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春分节气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4-06 11:18:02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那么,春分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春分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春分节气的故事

春分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立蛋:“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立蛋”的习俗。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据说是因为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立起来。

祭祖:春分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叫春祭。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有春分扫墓祭祖的习俗。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吃春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放风筝:春分期间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风筝的种类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的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春分节气的故事

玄鸟生商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帝喾的妻子简狄,在春分时节与妹妹在玄池里洗澡时,飞来一只玄鸟,下了一颗五色彩蛋。简狄好奇之下将其吞下,不久后竟怀孕生下了儿子契。契长大后机智过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

此后,契的子子孙孙在商地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中国远古的朝代——商。商朝人认为他们是玄鸟的后代,将玄鸟作为图腾。春分时节,万物复苏,燕子筑巢生子,商人认为这预示着人类的繁衍,于是古代人在燕子来临的仲春之时举行求子祭祀活动。

查看全部

标签: 春分 节气 哪些 传统 习俗 故事

上一篇: 春分不能做什么 春分养生方法
下一篇: 春分古诗大全 春分节气的谚语

热门推荐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