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偏方大全 >泌尿系统偏方大全 >湿热下注的食疗偏方

湿热下注的食疗偏方

更新时间:2025-04-12 15:55:59

  湿热下注,是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小便短赤,身重疲惫,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下肢关节肿痛,脚气感染等症。

  湿热下注意的治疗方法,应以清热利湿为主,中医是讲求阴阳平衡的,只要能正确的治疗,只要辩证在哪脏在哪个腑,正确的处方用药,调整阴阳后慢慢就会好转起来的,建议到找中医生进行辩证论治。

  饮食忌辛辣酒水等刺激性,热毒性食物;宜清淡为主。

  湿热下注食疗偏方:

  1、白菜绿豆饮

  配方:白菜根茎1个,绿豆芽30克。

  制法:将白菜根茎洗净切片,与绿豆芽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熬15分钟,去渣,待凉装入罐中。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用法:代茶频饮。

  2、银花绿豆粥

  配方:金银花2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制法:金银花加水煎取汁,加绿豆、粳米共煮成粥,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用法:每日1次,温热服食。

  3、马齿苋粥

  配方:马齿苋3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马齿苋切成长段,与粳米土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带。

  用法:早或晚食用,每日1次。

  4、茯苓车前粥

  配方: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

  制法:车前子用纱布包好,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加粳米煮粥,粥成时加茯苓粉、白糖适量稍煮即可。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解毒。

  用法:每日空腹服2次。

查看全部
上一篇: 生活中常见三法治疗便秘
下一篇: 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及治疗偏方

热门推荐

热门资讯